【家常话健康】一口热汤,差点要了幼童的命!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“趁热吃”

Connor BTC最新价格 2025-09-28 1 0

最近全国多地迎来降温,“吃点热乎的”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,但老话说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,近日一名 2 岁半的男孩就因为一口热汤而陷入危险。

一口热汤致幼童咽喉烫伤

9 月 21 日晚,一名 2 岁半的男孩小宝(化名)误吞热汤后,出现咽喉肿痛、口腔烫伤等危急情况,家长紧急送医后情况有所缓解,谁知次日又出现呼吸衰竭、重度喉梗阻,生命一度垂危。

据了解,小宝的父母在南宁务工,日常工作比较忙碌。21 日晚,小宝的家人做好了一盆热汤放在桌子上,小宝用吸管吸了一口,瞬间被烫得哭闹不止。家长于当晚 10 时左右将小宝送往医院就诊。

当时,小宝被诊断为咽喉、口腔烫伤,喉梗阻、呼吸困难。经过一夜的观察治疗,本以为情况有所恢复,不料小宝的情况急转直下。

医生介绍,小宝血氧量急剧下降,出现了呼吸衰竭、重度喉梗阻、感染性喉炎、吸入性肺炎等危急情况,生命垂危。

小宝被送进 PICU 进行抢救,医院组织了紧急会诊。经过支气管镜探查,发现小宝的会厌肿得像个小乒乓球,幸运的是,咽喉边缘处还有条狭小的气道。“这个气道很小,相当于新生儿期的气管口。”医生介绍。

医生采用了一根 3.5mm 的气管导管成功对小宝进行了插管,建立了生命通道。经过系列紧急抢救措施,9 月 22 日下午,小宝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,病情得到了控制。

医生介绍,接下来小宝还将面临系列治疗挑战,“主要担心他的咽喉部位会因为烫伤而肿胀溃烂”。

不止一例!

有人吃完热菜后吐血

去年 11 月,家住江苏常州的蔡先生在煮好泡面后,未等其冷却便匆忙食用,随后喉咙及食管出现剧烈灼痛。起初他并未重视,但半个小时后,“胸骨后”疼痛依然持续。为了缓解不适,他尝试咽下一口硬米饭,结果发生剧烈呕血,并出现休克症状,家属见状立即将他送往医院。

展开全文

图源:常州二院消化内科

胃镜检查发现,蔡先生的食管黏膜出现大面积糜烂、剥脱,创面充血严重。经过抗炎、止血、保护消化道黏膜、输血等治疗,他的病情有所好转。

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,同样在近日,福州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因吃了一碗很烫的福鼎肉片导致呕血,并查出食管水肿的经历。

据网友回忆,“自己去厕所尝试呕吐时,直接呕出了血,一大口鲜血从嘴里喷出,总共吐了两次。”CT 结果显示,他的食管全部出现水肿损伤。

医生介绍,进食过烫的食物很容易损伤口腔、食管和胃黏膜,可能导致黏膜破损、炎症,甚至溃疡出血,从而引起胸腹部疼痛、烧心等症状。

虽然消化道黏膜上皮有再生和修复功能,但长期反复刺激,可能引起黏膜慢性损伤,并增加食管炎和消化道溃疡以及癌变的风险。

食管烫伤的症状有哪些?

轻度食管烫伤可能并没有明显的感觉或症状,但随着烫伤程度逐渐加重,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:

1

疼痛

疼痛是食管烫伤最典型的症状。烫伤会损伤食管表皮组织,导致食管内部出现灼痛感或刺痛感。

2

异物感

会造成食管黏膜损伤,引发局部水肿、充血,使患者感到食管中有异物存在。

3

吞咽困难

会损伤食管软组织,导致患者吞咽时感到不适,进而引发吞咽困难。

4

声音沙哑

会对喉咙黏膜形成损伤,造成咽喉部水肿,影响到声带。

5

咯血或呕血

若烫伤较严重,可能会引发食管破裂或血管出血,导致咯血或呕血。

6

黑便

食管出血可能随大便排出,血液被氧化后呈黑色,从而引起黑便。

烫伤后该如何处理?

家有幼儿,这些事要注意!

该如何防止孩子误吞滚烫的食物?医生建议,父母在照顾孩子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,对于滚烫的食物,要先确定好温度才能给孩子吃。可将食物放置在离孩子比较远的地方,禁止小月龄又比较调皮的孩子进入厨房。

图源:国家应急广播

如果孩子误吞滚烫的食物,可以给孩子适当含服凉开水或牛奶降温,但不要强迫吞咽,然后送医治疗。

如果不小心已被烫伤,记住这些处理方法:

1

减少刺激

停止食用任何可能进一步刺激食管的过烫食物或饮品,可以喝一些凉开水,但要避免冰水或冰块,因为过冷的食物也可能刺激已受伤的食管。

2

使用药物

如果烫伤导致明显的炎症或疼痛,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一些消炎药或抗酸药物,帮助减少食管的刺激和炎症反应,促进愈合。

3

及时就医

如果进食后出现胸骨后疼痛、吞咽困难或呕血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及时就医。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或误以为是一般胃食管反流导致的轻症,从而延误治疗时机。

这些食物更容易烫伤食管,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注意:

中心比较烫的固体食物:

灌汤包、红豆派、糖包子、汤圆、豆腐、炸丸子、烤红薯等。

各种热饮:

热汤、热茶、热豆浆、热咖啡、热牛奶等。

其他:

火锅、麻辣烫、砂锅粥、煲仔饭、石锅饭、热汤面等。

防止食物烫伤,要记住这四个“度”:

1

温度:10℃-40℃

食管黏膜相对柔嫩,适宜的食物温度应在 10℃-40℃, 而人们通常能耐受的最高食物温度约为 50℃-60℃,一旦超过这个温度范围,食管黏膜就容易被烫伤。

图源:国家应急广播

2

速度:每口嚼 20-25 次

狼吞虎咽会使食物在口腔中得不到充分咀嚼,无法与唾液充分混合。这种粗糙且缺乏充分润滑的食物,很可能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。因此,最佳的进食速度是每口食物咀嚼 20-25 次。

3

硬度:别总吃太硬的食物

进食偏硬的食物会加重食物与食管黏膜之间的摩擦,造成食管黏膜,特别是食管狭窄处黏膜的机械性损伤。

4

浓度:尝试低浓度饮食

尽量少吃高盐食物,做到不喝酒,少喝浓茶。腌制的高盐食物、高浓度酒精以及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,会对食管黏膜产生侵蚀或刺激,导致食管黏膜损伤。长此以往,可能诱发慢性炎症和食管黏膜癌变。

保护食管需从日常饮食做起,减少食管黏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。

来源:科普中国、央视网

编辑:石小康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