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了!动了!福建舰移开码头,6艘拖船忙前忙后,海试即将开始
动了!动了!欧洲卫星过顶,发现福建舰短暂离开码头,周围6艘拖船忙前忙后,看来,海试真的不远了。
前言:福建舰从下水以来,一直备受关注,近日,许多西方媒体注意到,福建舰已经在拖船的辅助下离开码头,相关分析很快指出,中国海军第三艘航母的海试,可能即将开始。
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看一下,福建舰最近有什么新动态,国内外期待的海试,是否真的提上日程了?
1、福建舰卫星图像,细节满满
综合媒体报道,近日关于福建舰的卫星图片再度曝光,不少细节引起了广泛讨论。
首先,西方军事专家分析指出,福建舰于不久前短暂离开了码头,可能是去执行了倾斜试验,也有可能是去清理船底淤泥,图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,外侧航道的船只也被清空了一大半。
对比上一次报道的卫星图像来看,当时福建舰周围还有很多拖船,与码头的距离也比较大,这说明福建舰是被多艘拖船拖曳离开码头的。
另外,照片中还显示,甲板上方有几个“红色方块”,有可能是重物小车,在执行重物弹射试验。台媒称,从照片中看到有不少于6艘的拖船正在将福建舰推离码头。
展开全文
还有就是网友们发现的一个细节,从卫星图像中看到福建舰舰艏部分疑似搭起了一个临时棚子,大家纷纷猜测,这可能是一个观礼台。
尽管没有官方消息公布,光这些猜测就足以让大家兴奋了,但这些迹象也不难看出,福建舰海试进程,确实不远了。
而关于福建舰,各界最关注的,莫过于电磁弹射了。
2、福建舰海试,不会推到明年
电磁弹射系统是航母整体战力的核心部件,但光铺设好电磁弹射轨道,是远远不够的,还要进行大量的测试。
保险起见,在弹射舰载机之前,会先使用与舰载机同等重量的弹射车测试,重量都达到了几十吨。
过程中,这些弹射车会被电磁弹射巨大动能带出,随后快速飞出甲板落入海面,之后再由拖船打捞送回准备下一次弹射。此举是为了充分验证电磁弹射轨道的性能,确保万无一失。如果直接用舰载机测试的话,风险成本还是比较高的。
专家指出,福建舰进行的重物小车电磁弹射实验,是在第三号电磁弹射器进行的,旨在模拟飞机在甲板的起飞过程,在海试前后,类似的测试可能会有很多。
而按照目前这个进度来看,福建舰海试可能不会推到明年。
不过,航母从建造到交付海军服役,还有三个关卡是必须要过的。通常分为系泊试验、厂房海上测试以及海军海上验收这三个环节,全部通关的话,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。
3、福建舰服役,得等2年
首先,系泊试验就包含了许多测试工作,包括但不限于救生设备试验、门窗舱口盖试验、信号设备试验、排水试验、通风试验以及主推进系统试验等等。
从福建舰的近况来看,已经进行了多次排烟,这么看来,系泊试验应该基本上完成了,接下来就是厂家的海上测试。
厂家海上测试是在海军验收之前进行的,目的是为了让航母的硬件和机械达到要求,而这个过程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海试,由厂家组织实施海军参与和监督。过程中要调试导弹火炮升降装置、指控系统等,还要完成飞行甲板、管线外壳、标签等标识。
最后海军验收的要求就要更高了。
验收期间,海军要针对航母的侦察探测、火力武器、航空系统、舰面系统等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测试,还要进行弹射器无载荷使用试验、直升机起降试验等。
在这一过程中,最关键,也是最有看点的就是舰载机的起降试验,这是达到交付水平的重要标志。
不难看出,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,系泊试验结束后,剩下两个关卡要想顺利通过,可能还需要2年的时间,也就是说,福建舰服役可能要等到2024年底或者2025年上半年。
除了福建舰海试在即之外,中国海军还有一个喜讯。
4、中国海军,喜讯连连
日前,刚刚入列解放军海军的055万吨大驱“遵义”舰(舷号107),单舰开赴南海,进行了一场高水平、多科目的实习化训练,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。
介绍称,此次“遵义”舰训练科目相当繁杂,不仅包括了中近程防空反导拦截、舰炮海上射击,还进行了舰载快艇协同行动等,过程中需要进行直升机起降救援、舰机联合行动等非战斗人道主义科目。
而在防空反导训练中,“遵义”舰展示出了超高的专业水准,预警雷达发现“可疑目标”之后,舰上官兵迅速进入战斗位置,提高戒备等级。
随着干扰弹的快速袭来,“遵义”舰上的1130型近防炮果断开火,顺利完成了“战斗”任务。
值得一提的是上的,“遵义”舰是我国装备的第7艘万吨大驱,也是最新服役的一批,入列还未满一年,而在如此短时间内,舰员已经可以熟练操作该舰系统,可见“中国速度”,早已体现在了方方面面。
另外,山东舰绕台远航也创造了最长时间的续航纪录.......
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,对于争取对话话语权、创造对话条件具有重要意义,尤其是在当今局势下,我们深知------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。
结语:关于福建舰即将海试,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