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报拉响!岛内40万大军将集结!赖清德没料到,美国转头把台湾卖了

据台海网报道,近日,赖清德主持召开了所谓的“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”首次会议。他表示,将在蔡英文的基础上,通过三方面进行强化:居安思危、有备无患,强化应变、有恃无恐,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,借以建构所谓的“全社会防卫韧性”。同时,在民力训练与运用方面,将培养40万“具有中等以上执勤能力的可恃民力”以投入“社会防卫”。对于这40万“可恃民力”的来源,台内政部门负责人刘世芳指出,警察、消防、义警、义消及其他民间团体都包含在内。

从赖清德的言行来看,他显然认为美国等域外势力必将介入,因此坚定地将台岛置于危险境地。然而,无论是美国还是其盟友,实际情况是不会“武力保台”。目前,在美国大选中民调领先的哈里斯,已将一个中国政策重新写入民主党的党纲。日本候任首相石破茂在谈及台海局势时,明确表示不会武力介入台海,因为这将给日本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。石破茂还强调“避战”非常重要,可见他也不希望看到台海冲突的爆发。赖清德所期望的“国际环境”,实际上并不存在。

赖清德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谴责和批评。前“中广”董事长赵少康指出,赖清德没有专注于如何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,而是把重点放在军事行动上,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迎合美国。此前,赖清德将台湾地区的防务预算提升至6470亿元新台币,创下历史新高。赖清德等人被指责与美国合作,把台湾推向危险境地。美国在多次模拟中美战争的过程中,冲突地点均设在台湾,美国动武的理由都是“保护台湾”。但在这些模拟中,美国的结果要么是惨败,要么是险胜。

从客观角度来看,在相关问题上,中国大陆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善意。多次给予以赖清德为代表的“台独”分子重新回头的机会。即便是在美国对台军援的问题上,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只是严正警告民进党当局,指出无论其从美国获取多少武器,都无法动摇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、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,也无法阻挡中国大陆粉碎“台独”图谋、维护国家主权的强大能力。陈斌华的发言并未提及具体的反制措施,这表明尽管大陆的言辞较为严厉,但仍然没有完全封死对话空间,给台当局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。

展开全文

随着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一个月的阶段,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“60分钟”栏目于10月7日晚播出了一段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、现任副总统哈里斯的专访。在此次采访中,哈里斯将重点放在了俄乌冲突、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及一系列国内议题上,较少涉及与中国相关的问题。她指出,美国“必须赢得21世纪与中国的经济竞争”,但不应寻求与中国爆发冲突,并重申了美国需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。

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一次采访中,展示了典型的政治家的言辞技巧。她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提到“支持台湾自卫”,这两者事实上是存在矛盾的。显然,哈里斯对此心知肚明,并意识到美国“支持台湾”可能引发的风险。随即,她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,并指出必须确保与中国,特别是在军事层面的沟通渠道畅通。总的来看,在此次专访中,哈里斯在涉华问题上明显表现出缓和关系的态度。至少在公开的表态上,美国并不希望激怒中国。这一立场也与美国近期频繁与中国军方高层会面,主动管控局势的行动相一致。

美国独立智库于9月初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,结果显示,有58%的受访者反对美国介入台海问题,并表示不愿意美国与中国发生直接战争。实际上,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历来较为模糊。从哈里斯的回答中可以看出,无论下一届美国总统是谁,美国对台海问题仍将保持"战略模糊"政策。美国在台海局势的立场可以总结为:“不支持台湾回归中国,但美国支持一个中国原则”。

对于美国而言,台湾当局仅仅是一枚用以遏制中国大陆崛起的棋子,是其进行代理人战争的一部分。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以色列,美国向这些地区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武器装备,但并未亲自参战。在红海,尽管美国航母遭到胡塞武装攻击,美国依旧没有发动全面打击。因此,面对台海问题,兵力处于劣势的美军更不太可能介入。尽管美国已经多次表明不会在台海问题上进行军事干预,岛内部分“台独”分子仍在鼓吹“依靠美国寻求独立”。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。

评论